为精准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切实解决实践环节中的现实问题,11月5日下午,设计艺术学院在润美楼A311东会议室召开实践教学教师座谈会。院长张军,党总支书记刘荣、副书记张庆领及12位教师代表围绕实践教学顶层设计与具体课程痛点展开深度研讨,为提升实践育人质量锚定方向。会议由教科研办公室主任钱峰主持。
张军以“筑牢实践根基,赋能专业成长”为主题,从三个维度介绍设计艺术学院实践教学工作框架。他指出,学院积极构建“课程实践-实验中心实践-校外集中实践”三大实践体系,明晰各个院内实验室的责任分工及责任人,规范各实验室的运行机制。他强调,学院近几年主要围绕《专业考察》和《艺术写生》课程进行教学优化,在《专业考察》教学中,各个专业紧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开展考察教学,提升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联动,着重为学生就业和毕业设计做好铺垫;在《艺术写生》教学环节,设立艺术写生和艺术体验两个环节,构建“技能-审美-文化-创新”四维能力培养体系,与学院实践教学改革方向深度契合,为后续专业学习与行业实践筑牢根基。他要求全体教职工要按照实习经费“专款专用”的基本原则,严防实践教学中的廉政风险,实行“项目申报-预算审核-使用决算-效果评估”全流程管理,确保经费使用规范高效。
刘荣在总结时强调,实践教学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要严格按照学校和学院的相关规章制度开展工作,严控廉政风险和意识形态风险,确保高效安全地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他还就如何缓解带队教师工作压力、教学与学工协同联动、艺术作品的产业转化等问题与教师代表做了交流。他表示,学院将梳理此次研讨会提出的问题与建议,形成问题清单,由基础教学部和教科研办公室牵头落实整改优化。
会上,教师代表们聚焦《专业考察》与《艺术写生》两门核心实践课程的现实问题展开热烈讨论。谈及《专业考察》,多位教师反映“考察目的地同质化”“企业接待意愿低”等问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提出,可联合区域内文化创意园区、设计企业建立“校企共建考察基地”,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定制考察路线,例如为环境设计专业对接建筑事务所,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对接广告、影视制作公司;同时建议提前与企业沟通考察需求,将学生实践成果转化为企业可用的设计方案,提升企业合作积极性。
在《艺术写生》课程讨论中,教师们围绕“写生地点安全管理”“写生时间节点”“写生成果转化”等问题建言献策。产品设计专业教师提出,可建立 “写生地点安全评估清单”,提前排查交通、住宿、周边环境等安全隐患,同时积极构建“专业教师—辅导员-基地企业-学生”信息协同机制,强化安全应急处置能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认为,每年的专业教学中,产生大量的优秀写生作品,但是作品的保存是件头痛的事情,建议学院开设学院开设线上销售平台,更好实现学生作品创作的产业转化;此外,教师们一致认为需加强写生成果转化,将优秀写生作品纳入课程作品集,或结合专业竞赛开展衍生设计,让实践成果进一步反哺教学。
此次研讨会不仅明确了实践教学的改革方向,更破解了实践课程的现实难题,为学院进一步提升实践育人质量、培养高素质设计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