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的重要论述,推动暑期社会实践成果转化为思政教育实效,引导青年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9月17日下午,在润美楼报告厅,设计艺术学院学生党支部举行“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主题党日活动。“红途薪传”暑期社会实践宣讲团成员开展主题宣讲。活动由学生党支部书记顾清主持,学生党支部全体党员和青马班成员参加。
活动伊始,顾清结合学院“红途薪传”暑期社会实践开展情况,简要介绍了宣讲团组建背景、宣讲主题等,并详细介绍了“中国好人”“江苏省道德模范”徐振理同志四十年来致力于烈士寻亲立碑、整理数万字烈士事迹资料、搭建红色文化传播平台的感人事迹。
6名学生党员作为学院“红途薪传”暑期社会实践宣讲团成员代表,依次再现了徐振理同志通过央视《等着我》成功为英烈寻亲的真实故事,用生动的语言、饱满的情感再现红色记忆:《战友朱子龙送的神奇照片成为一生护身符》中,一张跨越岁月的老照片串联起铁血战友的生死情谊,让在场听众深刻体会到革命年代信仰的力量;《辛立珍烈士 76 年魂归故乡记》里,从江苏滨海到广西忻城,六代后人的执着寻觅与徐振理团队的不懈努力,共同谱写了 “让英烈回家” 的动人篇章,彰显对先辈的深切敬重;《73 年的寻觅:一位新四军老兵的感恩与牵挂》讲述新四军老兵王玉恩跨越七十余载,在徐振理协助下寻找救命恩人的故事,展现老兵对恩情的坚守与对历史的敬畏;《父亲的抗战》以革命后代许院文替父寻恩的经历为切入点,传递革命家庭代代相传的感恩情怀与红色家风;《传承红色基因 守护英烈忠魂》通过为烈士何川兰寻找亲属的历程,凸显对革命战友情谊的珍视与对英烈家属的关怀;《藏在银镯子里的思念》中,耄耋老人张登玉凭借一只银镯子找到哥哥张豪烈士墓,让跨越时空的家族思念得以圆满
本次党日活动既是学院“红途薪传”暑期社会实践成果的重要展示环节,也为学生党员与青马班学员搭建了“学思践悟”的平台,旨在引导学生传承英烈精神,做红色历史的追寻者、红色基因的传承者、红色文化的传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