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院赴大丰区开展“‘艺’心助农 设计兴乡”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

作者:戴心怡 编辑:戴心怡 审核:刘荣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9日 点击数:

为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现状,赋能乡村振兴,7月中下旬,设计艺术学院“‘艺’心助农 设计兴乡”团队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联合盐城市大丰区小海镇人民政府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艺’心助农 设计兴乡”为主题,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文化体验、志愿服务与专业创作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解码大丰区小海镇发展现状,以多元实践为小镇的乡村振兴注入澎湃青春动能。

一、寻根铸魂:热土上的精神洗礼

乡村振兴,精神先行,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首站,便选在了承载厚重历史的小海镇海团村村史馆。在讲解员深情的叙述中,青年志愿者们深入了解了当地的历史由来及近几年的新兴发展,聆听了作出杰出贡献的老一辈党员和企业家的光辉事迹,充分领略风土人情,近距离触摸“红色”脉搏。

76C2E

在邹韬奋发表抗日演说纪念地,青年志愿者们深入了解邹韬奋先生为民族解放、民主政治和进步文化事业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邹韬奋先生作为一名卓越的文化战士,为民族解放而不懈斗争的伟大精神,深深打动了在场每一位青年;志愿者们还在本地农民画家杨雨山书画展中感悟时代变迁,这些作品以乡土生活为源、以时代情怀为笔,作品兼具传统笔墨韵味与乡村生活气息,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与家国情怀。

47D0D

参观结束后,有着七十多年党龄的退伍老兵单树春和赵明修为实践团的青年志愿者们讲述了那些刻在骨头里的红色记忆。英勇事迹穿越时空撞击着志愿者们的心灵。那段烽火岁月的艰辛与壮烈,让年轻一代深刻体悟到“无畏困难、艰苦革命”的精神真谛。“这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志愿者们感慨,“更让我们找到了赋能乡村的精神坐标。”他们悉心记录、整理,为后续挖掘小海镇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激活红色基因积蓄了宝贵素材,誓让信仰之火在乡村沃土上生生不息。

二、设计兴乡:田野里的青春探索

当调研遇见行动,青春便有了回响。带着红色文化的滋养,志愿者们怀着求知与实践的热情,深入小海镇的田间地头与产业一线,聚焦乡村振兴这一核心课题,进行深入观察与积极尝试——在小海香肚制作现场,非遗传承人朱小兵亲身讲解小海香肚制作过程、制作工艺以及传承非遗的坚持信念;在手工头花制作工坊,细致观察把“指尖公益”转化为“指尖经济”的乡村治理新模式,深入学习用乡村“小循环”促进“家门口”灵活就业的典型案例;在八零九零农场和杨树村现代化农场基地,系统学习“包种子供应、包技术辅导、包市场销售”的包保模式,深入了解创新经营的青年创业标杆。在一次次的实地走访中,“‘艺’心助农 设计兴乡”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认真观察各类本地农产品,详细了解当前产品的种类、特色及包装现状,与工作人员交流,切实感受农产品从田间到市场的每一个环节,全面了解对包装设计在文化元素融入、便携性等方面的具体诉求,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农产品包装设计,打造既符合产品特性、又能彰显地方文化特色的包装方案,助力小海镇农产品提升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

最让队员们充满干劲的,是将所学付诸实践。在走访调查之余,他们架起直播设备,化身“青春主播”,在“大丰区小海镇书记直播间”“杨树村供销E站”平台热情推介海丰大米、小海香肚等特色农产品。通过充满活力的爱心助农直播,不仅有效提升了产品曝光度和订单量,更亲身实践了“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的助农新方式。

三、青春奉献:岗位中的志愿服务

除了聚焦产业兴农、设计兴农,为助力乡村振兴,“‘艺’心助农 设计兴乡”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还以青春之姿,投身基层实践,开展了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的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团队积极探索“艺术+非遗”的活动模式,借助暑托服务点开班契机,以京剧脸谱为主题开展非遗课堂,让孩子们在玩乐与创作中认识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孩子们以经典京剧人物为灵感,用五彩斑斓的彩色画笔完成了一幅幅艺术作品。孩子们专注于每一次搭配认真选择色彩尝试组合出最具“戏曲韵味”的创意脸谱,也让非遗文化不只是课本里的名词,以孩子们喜欢的方式焕发生机。

在长者食堂,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们热情洋溢,干劲十足。他们认真清扫食堂门外的道路,将落叶和杂物清理干净,为老人们营造整洁的外部环境。志愿者们还仔细擦拭食堂内外的窗户和桌椅,协助食堂工作人员为老人们盛饭、端菜,贴心地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到桌,耐心询问他们的需求,确保用餐过程顺利而舒适,整个食堂洋溢着温馨的氛围。这些细致入微的行动,无不展现了志愿者们对长者的关怀与尊重。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通过沉浸式角色转换,志愿者们还化身村干部、网格员体验基层工作,深度融入村干部工作日常,倾听群众真实诉求,以躬身实践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为提升民生服务水平注入新动能。志愿者们深入街头巷尾,与网格员一同走访排查,询问村民对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维护的意见,共同探讨如何破解独居老人生活不便利、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难、垃圾分类执行不到位等基层常见问题。

此次“‘艺’心助农 设计兴乡”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彰显了青年志愿者们用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初心,更让“实践育人的思政大课堂”在基层沃土中焕发出蓬勃生机。未来,设计艺术学院将继续深耕“三下乡”社会实践这片沃土,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实践内容,引领广大青年在深入基层、贴近民情中深化对国情的认知、提升服务社会的才干,以更昂扬的姿态勇担时代使命,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贡献青年的蓬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