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上午,2024年文科暑期学术沙龙第三场-设计艺术学院专场在行政楼九楼视频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副书记薛浩出席并做总结讲话。校社科处处长包雅玮、副处长焦微玲、特邀点评专家盐城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王忠林、我校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张军,设计艺术学院教师、行业导师、研究生、本科生以及校内其他学院教师共计50余人参加。沙龙由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王文广教授主持。

沙龙分上下半场,上半场,季凡博士作了《时空重塑下的中国画意境生成研究——以研究者作品为中心》专题。她首先分析了2017年至2023年创作的作品。在理论背景方面,主要探讨了东西方的时空观念以及东方美学的重要理论——意境论。以时空观和意境论为理论基础,旨在探究时空概念和意境审美逻辑在艺术作品中的呈现形式,及其对研究者艺术创作的影响。探讨了在创作中“时空重塑”的构成表现,在对客观现实世界注入主观认知的基础上,将个人内心情感及审美感受融入到画面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营造出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及东方时空观的基础上,符合当代审美观念的独特意境。
闫慧芳博士作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专题。她以安国老调国家级传承人贾俊霞口述史为个案,将传承人口述史理解为一种发生在传承人和研究者之间的具有主体间性的合作叙事过程,从而进行传承人口述史的叙事理论探究。通过转向主体视角,分析传承人与研究者的主体性、传承人口述史的叙事特征,由此消除主体单一性,实现叙事主体的身份认同,即传承人由研究客体转变为文化实践主体,研究者由资料获取者转变为文化参与者,并建立传承人口述史叙事共同体。
戚凤国副教授作了《两淮古法制盐工艺美学研究——商周制盐器》专题。他指出两淮古法制盐工艺美学研究对完善当代美学研究体系结构,赓续城市文脉,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两淮盐业研究的重要性,一是其在国家财政中的重要地位;二是其对江淮区域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三是留有丰富的两淮盐业遗存。
其次以两淮古法制盐的发端——商周制盐工艺为例,系统阐述了器具形态演变规律、技术方法、材料来源、组织形式、造物观念等工艺特征。
最后总结出两淮商周古法制盐工艺因地制宜的自然生态观,朴素温情、致用利人的生活美学观,及绳纹装饰所体现的韵律美感形式和绵延不绝的吉祥寓意。

张军点评指出:三位发言者学术视野开阔、思考维度多元,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界。大家积极在中西文化时空交汇的视角对传统艺术的当下价值进行了思考;以口述史的前沿视角,为艺术史的书写与共同建构提出了新的可能性;以工艺美学的角度梳理区域文化的独特性,以区别当下技术美学,思考设计学学科交叉下的学理上的思辨。

沙龙下半场,朱金华教授作了《作为“整体艺术”的中国园林:一个他者的视角》专题。这是他在研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园林艺术思想的海外研究》阶段成果。朱金华教授认为“整体艺术”作为一个发展的概念,已成为西方设计师解读中国园林文化和中国学者自我反思、观照的“容器”。围绕“整体艺术”的艺术主体、自然法则及观念演变,分析西方学者从“他者”视角对中国园林的形式分析和图像学研究方法,既探讨了中西方园林在空间观念上的差异,又归纳出两者在特定视角下形式语言上的互文性和未来概念上的相融性。在建构“总体性”的理想中,“未来建筑”“未来艺术”“未来园林”构成新的概念系统,旨在打破不同艺术形式和门类的界限,以应对“文化碎裂”和“二元对立”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黄本亮博士作了《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品牌传播效能研究》专题。他以“传播效能”这一基础概念入手通过采集百度指数与网络UGC数据,采用指数分析、文本分析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保护区品牌传播热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揭示受众对自然保护区品牌感知的主要内容与情感倾向,并提出优化自然保护区品牌传播效能的具体路径。

王瑾副教授作了《墨家思想影响下的设计教育体系重构与实践》专题。
他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重要部分之一——“墨子思想”的角度思考设计教育的思想基础以及互联网时代设计美学的重构的路径。在墨子思想与设计研究全角度的耦合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实践验证深入研究墨子思想的内涵及外延,尝试从墨家学说寻求设计教育再构建过程中所需的精神内核以及其与现代设计发展的契合点,并籍此获得可以引导当代设计教育发展的中国范式。

王忠林对下半场三位教师的报告作出点评,他指出:三位发言者问题意识强,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个案与专题的有机结合,跨学科的探索与思考,叙述角度的特色各异。三位老师具有扎实的学术功底与良好的实用指向,严密的逻辑推理与数据分析,更能对传统经典进行当下的解读与诠释,体现了敏锐的学术洞察力。王忠林还对研究生如何进行研究从研究方法与研究理论上的指导,指出历史知识、方法论、理论前沿、实践案例四方面的重要性。

最后,薛浩做总结讲话。薛书记指出今天各位发言人的分享准备充分、精彩纷呈,尤其体现了设计学科实践性特质,有内容有内涵。通过前几场的暑期学术专场,感受到了学校科研方面的精气神,学术沙龙作为社科处主推的一项工作,效果比较明显。希望今天到场的各位老师科研上有产出,研究生们有启发。设艺学院教师要根据各自理论或实践方面的专长,各擅其长,各美其美,发挥自身理论与实践结合特征、学科交叉特质明显的优势。要重视自身科研积累,不断打造学科的高地与高峰。
